作为热门旅游地之一的海南,吸引人的可不仅仅是美景,美食也着实不少哦,海鲜、丰富的水果等等,都非常值得品尝,那么除了这些,还有哪些特色小吃呢?
1、清补凉。
在海南,尤其是夏天,清补凉是夜宵中最受欢迎的解暑饮品。清补凉一般分为三种:椰子水清补凉、椰奶清补凉和红糖水清补凉。里面包含的食材有:花生、薏米、椰奶、绿豆、西瓜、鹌鹑蛋、葡萄干、珍珠、红枣、通心粉、芋头、红豆等。
2、抱罗粉。
抱罗粉是一种汤粉,因文昌市抱罗镇的抱罗粉最出名,故此而得名。抱罗粉中有酸菜、花生米、猪肚、猪舌头、猪肉等佐料,配上由猪骨或者牛骨熬成的汤,味道鲜美。早上来一碗,简直就是不要太好吃!
抱罗粉好不好吃主要取决于亮点:汤要熬得好,要入味,这样才鲜美;抱罗粉要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不能过于烂,否则容易断,口感也不好。另外,吃抱罗粉的时候,可以配一点海南本地腌制的辣椒酱,味道就更绝了。海口建山里有一个小巷子的抱罗粉味道特别鲜美,经常去那里光顾。地方不起眼,不好找。如果旅游的朋友,还是建议去骑楼小吃街吧。
3、鸡屎藤。
起初听到这个名字真的是一点胃口都没有,不过味道真的ok。鸡屎藤是琼海最有名的特色小吃了。有冰镇和加热两种吃法,配上椰奶,香甜糯口,纯天然绿色食品。
4、儋州粽子。
其实哪里都有粽子,在海南,说起粽子,一般都会想起定安黑猪肉粽子和儋州粽子。因为我经常去儋州出差的缘故,对儋州粽子熟悉一些。每次走g98西线高速,从儋州上海口的路口,沿路都有卖儋州粽子的,海南西线的加油站也有儋州粽子销售。儋州粽子里面一般会加入蛋黄和腊肉,之所以好吃是因为它油而不腻,糯米爽口。每次去儋州必吃。海口有不少早餐店有销售。
5、海南粉。
海南最具有代表性的风味小吃。海南粉有两种:一种是粗粉,一种是细粉。粗粉就是粉,加上酸菜牛肉汤,再放一些葱花、花生米之类的;细粉,就是腌粉,在煮熟的粉上面淋上汤汁拌着吃,不过说实在的,个人不太爱吃,还不如抱罗粉,不过因为最具代表性,所以也推荐下,看个人口味吧。
6.辣汤饭。
吃辣汤饭最有名的地方应该就是海口的水巷口了吧。一碗饭,配上一些猪杂,再来一碗骨头汤,还可以煎个鸡蛋,蘸着海南本地的辣椒一起吃,味道还是很不错的,吃起来有点吃抱罗粉的感觉,只不过是把抱罗粉的粉换成了米饭。
7、薏?(海南话叫做bua)
在海口的街上,经常有小贩挑着走街串巷叫卖,里面有红糖和椰子,有些还有花生粉末,味道超级甜,吃上一两个就好,吃多了有点腻,味道还是不错的。
海南旅游六要素中的吃,对于吃有什么说法?
“抓住游客的心,需先抓住游客的胃。
”越来越多的旅游业界人士,有着这样共同的感受。
在许多游者心目中,美食已然成为旅游的另一个代名词,与美景具有同等重要的吸引力。
作为旅游六要素之首的“吃”,对于旅游业发展而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也正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一大抓手。
经过千年融合发展起来的海南美食,在一次次的迁移、一段段的经贸与文化往来的历史之中萌发、兴盛。
如今,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之时,历史赋予了它新的使命。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深度开发、挖掘海南特色饮食文化;保护、弘扬海南传统特色餐饮美食…… 海南美食与旅游渊源深厚 从海南菜系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海南美食与旅游的渊源颇深。
早在唐宋时期,随着大批移民,特别是闽南人陆续南迁进岛,各地饮食习俗尤其是闽粤习俗与当地黎族苗族同胞特有的烹饪习俗渐相融合。
到了清末民初海口被辟为通商口岸,特别是1926年海口设市,较大型的茶楼酒馆不断出现。
上世纪八十年代,特别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后,经济往来进一步增多,海南餐饮业呈现数十倍、上百倍的增长。
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发展的海南特色餐饮业满足了众多旅行者、商人对美食的需求,促进了海南经贸往来和旅游业的发展。
这些人的饮食习俗的带入及传播,也促成海南菜系的逐步形成以及海南菜点多元化的地方个性。
已成为海南一道名菜的“椰奶鸡”,据说是由回乡的宋子文创意的。
由于名人效应的推动,宋子文创意的这道“椰奶鸡”,如今“勾引”得许多名厨和馋嘴的美食家专程到海南岛“寻宝”。
曾谪居海南的苏东坡,对海南美食贡献亦不小。
海外有文字认为,苏东坡最擅长的“东坡肉”,现在以海南的制作方法最正宗,许多旅游者为此纷纷去儋州寻食。
海南唯一一家被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的海口沿江饭店,其“文昌鸡饭”历史悠久,颇具名气。
一些东南亚旅游者到海南旅游,必到该店品尝原汁原味的“文昌鸡饭”。
历史的足迹,彰显着特色美食与旅游的亲密关系。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海南餐饮业去年的营业额高达86.74亿元,但海南特色美食所占份额却不大,湘菜、川菜等各地菜系仍占据着较大市场份额。
由于对海南菜品和餐饮文化缺乏挖掘,有些人甚至产生了“海南餐饮文化根基很浅”的错觉。
“当前海南菜馆和菜肴的经营额已不足海南市场的三分之一。
”省烹饪协会常务理事云大新提出,海南饮食文化和海南菜有待更好地传承、创新和发展。
特色美食 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抓手 国际上一流的度假目的地巴厘岛、坎昆等地,无不传递出这样一个发展经验:文化才是支 撑旅游业发展的灵魂。
一个地区的旅游发展,必须寻求自身的文化特色,走差异化的发展道路。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需要特色餐饮、特色饮食文化作为支撑。
”海南旅游研究所所长杨哲昆说,“吃”是旅游的首位要素,国内外许多地区都在把餐饮文化作为旅游文化的一大重点进行开发。
“海南鸡饭,这种源自神州海岛的传统民间小吃,自从落户新加坡以后,得到发扬光大。
同时为了适应当地食家的口味,略加改进,竟成为狮城的一大美食,誉满遐迩。
”这是新加坡《联合晚报》上一篇题为《鸡饭传奇》文章的开头部分,道出了被誉为新加坡“国食”的海南鸡饭源自中国海南岛。
“海南鸡饭”扬名新加坡,风靡华人世界的现实,也显现了新加坡对饮食文化挖掘的重视。
高丽参鸡汤是韩国人的传统饮食,被誉为韩国养生第一汤。
到韩国旅游的游客,会被推荐品尝高丽参炖鸡,并被灌输了“没喝过正宗的高丽参鸡汤就像没到过韩国”的观点。
国内成都等地,借助知名的本土菜系,每年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休闲。
较之于许多知名旅游目的地,一些餐饮界、旅游界人士认为,海南的饮食文化、特色餐饮,对促进旅游业发展而言更具有张力。
一方面,海南美食源远流长,地域文化突出,文化底蕴深厚。
海南文化特征是兼收并蓄的移民文化和自具特色的岛屿文化,其饮食文化渊源也正是中原饮食文化、外来饮食文化、本土饮食文化贯通、融汇、发展而形成。
另一方面,在夏威夷、普吉岛等国外一些旅游目的地,其特色餐饮尚未形成体系,海南美食如能实现与旅游的更好结合,将成为世界旅游发展史上的一大典范。
国际旅游岛的“美食”诉求 借助于强势文化的带动,美国的快餐文化快速传遍全球。
海南美食虽然历史悠久,不过大有“养在深闺”的遗憾。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无疑是一次发展海南旅游餐饮文化的极好机遇,给海南餐饮文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为海南餐饮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深度开发、挖掘海南特色饮食文化,推进餐饮业连锁经营,大力培育海南餐饮品牌;保护、弘扬海南传统特色餐饮美食;引进国内外著名餐饮企业和餐饮品牌;在旅游城市和大型度假区建设美食街、酒吧茶艺风情街、不夜城等餐饮服务集聚区,鼓励发展特色主题餐厅、主题酒吧、咖啡厅和茶艺馆。
”此中句句,直指海南餐饮业当下的发展要害。
2010年,海南省琼菜研究中心成立,目的便是充分研究和开发...
三亚必去的景点和必吃的小吃有哪些
我把我去过的地方告诉你 找到的资料 感受 西岛:(感受:就是海鲜啦~~来海南就得这样) 又名玳瑁岛,位于三亚湾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全岛面积2.8平方公里,居民3千多人口,世代打渔为生。
距三亚8公里,市内坐艇25分钟路程,珍珠养殖厂码头坐艇15分钟路程。
由于远离城市,海水污染少,岛上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沙滩柔和,海水清澈见底;环岛海域生长着大量美丽的珊瑚,保护完好,聚集生活着各种色彩斑斓的热带海鱼,宛如一个巨大的热带海洋生态圈,是一个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目前,游乐世界有:钓鱼潜水、摩托艇、滑水、空中拖伞、帆船、香蕉船、海底漫步、玻璃船底观光等游乐项目。
钓鱼俱乐部是目前三亚最大最好的钓鱼俱乐部,在西岛的东面海域,建有几个海上垂钓平台,其中最大的一个垂钓平台面积200多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多人钓鱼。
平台上备有包厢,音乐茶座,让游客在轻柔的音乐中悠然自在地品茶钓鱼。
同时,有经验丰富的钓鱼师随时进行指导帮助,钓上的鱼可以现场作成美味鲜汤或拿到岛上餐厅加工,都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平台上有上百套轻便好使的钓具供游客使用,在垂钓平台周围海域,放置有几万个人工鱼窝,长期鱼饵,使得这一带鱼儿大量群聚繁殖,如海鲤、金鳞鱼、笛鲷、雀鲷、石斑鱼、象鱼、石狗公、鹦哥鱼、黄尾等等。
在这垂钓,一定能满载而归。
同时, 为了满足游客更高的兴趣,俱乐部准备了数艘16座,7座、5座的豪华快艇,为游客提供逍遥浪漫的游艇垂钓,让客人能荡舟远海,放长线钓大鱼。
岛西北角一片广阔柔和的沙滩,是游乐世界游泳及各种海上运动的主要场地,这里游客可以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有摩托艇、帆船、香蕉船、空中拖伞、滑水、豪华快艇等等,各种设施都新颖安全。
在尽情游玩之后,游客可以到游乐世界面积900平方米的海边风味餐厅,尽情享受各种野生海味及海南特色菜。
入夜,游客可以下塌由千吨级游轮改建成的海上宾馆,参加我们各种丰富的夜间活动,如:夜钓、夜潜、沙滩篝火晚会等,体验回归大自然的乐趣。
从码头到西岛,游乐世界随时有船进行接送,小至4座快艇,大至70座渡轮,为游客提供着最方便的服务。
这里我们真诚地欢迎您到我们西岛来,度过一个逍遥浪漫的休闲假期。
景点位置: 海南 交通指南: 三亚市西南海岸附近海面 1:如果在三亚前往西岛,我社提供免费用车.住宿指南: 岛上有一家三星酒店.rmb150元/晚 娱乐指南: 潜水、海钓、海上、海底运动,歌舞厅娱乐 特色餐饮: 三亚三珍(鲍鱼、鱼翅、海参)等生猛海鲜 当地特产: 生猛海鲜、水晶饰品、珍珠饰品 相邻景点: 天涯海角、鹿回头山顶公园 蜈支洲岛(感受:超好玩,又有好吃的海鲜就在水上吃的哦) 蜈支洲岛古称“古崎洲”,面积1.48平方公里,距离三亚市东北部海岸2.7公里的海面上,是海南岛周围为数不多的有淡水资源和丰富植被的小岛。
hello近海南东线高速公路,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可乘目前中国最大的气垫船,能载客70人的“水上漂”上岛。
蜈支洲岛属热带海洋气候,全年温和凉爽、四季怡人,是度假、休闲、避寒、冬泳、娱乐的理想去处。
岛上有2000多种植物,乔木高大挺拔,灌木茂密葳蕤。
该岛东、南部最高峰海拔79.9米,悬崖壁立,其下礁石万状,惊涛击石,浪花如雪。
西及北部地势渐平,一弯沙滩,沙质细白。
环岛海域水清见底,盛产夜光螺、海参、龙虾、马鲛鱼、海胆、鲳鱼及五颜六色的热带鱼。
南部水域海底珊瑚礁保护很好,五彩斑斓,形态奇异。
岛上古迹有妈祖庙。
相传清代有位名叫吴华存的道人,遍游海南诸岛访炼丹修身之处,最终看中了蜈支洲岛的风水,欲占此岛结庐而居。
此事被当时的崖州知府获悉,也来此岛,果见小岛风光和风水具佳,认为这块宝地不应为个人所有,理应造福众人。
于是制止吴道人的行为,由州府集资于1898年在岛上建一庵堂,取名“海上涵三观”,供奉中国汉字的创造者仓颉,这在国内是少见的。
清朝政府倒台后,庵堂无人管理,渔民不知所供何神,遂推倒重塑航海保护神妈祖。
目前,蜈支洲岛开发了三分之一,游泳池、歌舞厅、啤酒屋、健身房以及其它各种休闲度假设施均在岛的西北部。
游人在岛上可进行日光浴、海水浴,还可进行潜水、摩托艇、海钓等多种海上活动和沙滩运动。
景点位置: 海南三亚 (不错的哦我去了好多次!胜地级别) 交通指南: ◇从海口出发去蜈支洲岛,经海口至三亚的东线高速公路,在藤桥出口下路,沿老东线公路往三亚方向行至林旺镇,即见指示方向,经专用公路可抵达蜈支洲岛接待基地。
◇从三亚坐至陵水的公共汽车到林旺镇下(约5元),再乘三轮车到后海村(约5元),然后乘气垫船上岸,船费来回10 住宿指南: 岛上有酒店.娱乐指南: 潜水、游泳、快艇、摩托艇、钓鱼、拖曳伞 推荐:精品潜水 特色餐饮: 生猛海鲜、热带水果 当地特产: 生猛海鲜、热带水果 相邻景点: 藤海海湾、南田温泉、亚龙湾 分界洲岛 (感受:不错的自然景点) 分界洲岛所处位置是海南岛重要的分水岭。
该岛是牛岭的一部分,牛岭南北气候大异。
在这里常常可以看到奇观:夏季时,岭北大雨滂沱,岭南却是阳光灿...
海南风景、特产、人物(名人),分别五十到一百字的介绍。
求,谢。
...
名人 冯白驹 (1903年~1973年) 海南琼山人。
海南革命领导人代表、革命家,琼崖革命武装和根据地创建人之一。
历任琼崖抗日独立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他始终是琼崖党组织、军队和海南革命的主要领导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共海南区委书记、海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海南行政区公署主任、广东省副省长、浙江省副省长等职。
是中国**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
**赞誉“冯白驹同志是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为他的雕像题写“冯白驹将军”五个大字。
庄 田 (1906年~1992年) 海南万宁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
参加过第四、第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后任琼崖抗日游击队独立纵队副司令员,与冯白句司令员一道,领导琼崖人民的抗日斗争,后任桂滇黔边给队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海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广东省副省长等职。
马白山 (1907年~1992年) 海南澄迈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被授予少将军衔。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游击队独立纵队参谋长、支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参谋长、总队长、副司令员兼总队长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海南军区副司令员、军区党委常委。
吴克之 (1911年~1985年) 海南琼山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琼崖游击队独立纵队参谋长、支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参谋长、总队长、副司令员兼总队长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海南军区副司令员、军区党委常委。
王国兴 (1894年~1975年) 海南琼中人。
海南黎族人民领袖。
1943年8月12日领导黎、苗族同胞举行了震憾海南岛内外的白沙起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第一任主席和自治州第一任州 刘秋菊 (1899年~1949年) 海南琼山人。
琼崖女豪杰。
先后担任过中共琼崖特委委员,琼崖临时人民政府委员、特委妇委书记等职务。
陈理文 (1928年~1986年) 黎族,海南保亭人。
全国特级战斗英雄。
在他参加的大大小小100多次战斗中,先后负伤4次,立大功4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被授予“海南特等功臣”、“全国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李向群 (1978年~1998年) 海南琼山人。
1996年12月入伍,广州军区某集团军“塔山守备英雄团”九连一班战士。
1998年8月5日,他随部队赴湖北荆州抗洪抢险,14日在抗洪抢险一线光荣中入中国**。
在公安县南平镇堤段的抗洪保卫战中,他带病坚持抢险,先后4次晕倒在大堤上,终因劳累过度,抢救无效,于1998年8月22日壮烈牺牲,年仅20岁。
中共中央**、国家主席、**签署命令,授予李向群“新时期英雄战士”荣誉称号,并亲笔题词:“努力培养和造就更多的李向群式的英雄战士”。
此外还有宋美龄、宋子文(总理级)、郑介民(国防副部长级)还有独脚将军陈策 风景 欢迎大家来到祖国最南端的城市三亚观光旅游。
首先请大家打开车窗感受一下,海南纯净无污染的空气、阳光、海水、沙滩和良好的环境! 我们车现在行驶的这条路,就是三亚最特色的一条路——滨海路。
在车左边,浮在海面上的那两个小岛屿,就是“东玳瑁州岛”和“西玳瑁州岛”。
东玳瑁州岛现在还未对外开放,西玳瑁州岛由台湾商人投资十多亿开发。
现在成为游人感受自然风光和娱乐的最佳地点,被人称为“水上小蓬莱”这两个岛就是是三亚八景之一的 “波浮双玳”。
有句话说的好,来海南不来三亚——等于没来海南,来三亚不去天涯海角——等于没来三亚。
那天涯海角在哪里呢?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更是这样张开想象的翅膀,把遥远的地方定位在天涯海角。
天涯海角被用来形容遥远的难于临至、即使能够临至也要经过千般磨难的地方。
天涯海角游览区坐落与中国最南的三亚市西郊26公里处,我们还要二十分钟就可到达。
今天各位闯天涯下海角的多年愿望很快就可以实现了。
天涯海角游览去是海南旅游最精彩的节目之一,是海南之行的主题曲。
今天让我们在一次回归大自然,开开心心的度过这美好的日子,留下一个难忘的回忆。
该景区主要是有热带海滩花岗岩风景区、购物区和度假村组成,集成热带海洋风光,历史遗迹,中华民俗文化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我们主要是游览该景区的主题景观,天涯 、海角、南天一柱等景观。
各位团友,天涯海角很快就要到了,那么,我们如何理解天涯海角呢?我们先可以从字面上来看,简单来说来,天涯就是天之涯,海角就是海之角。
相信这样的结实大家是不会满意的。
通常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因此无所谓天涯海角。
但是海角,既海的湾是真实实在的,海角不是到处都有吗?真是太平常了,我们所说的海角就是各位现在看到左侧这一汪海角,这就是海之角。
显然人们平时所说的天涯海角并没有那么简单,天涯海角是用来形同虚设遥远而难于临至或者需经千辛万苦才能到达的地方,由此可见,从古到今,人们常说的天涯海角并不是特指某一个地方。
那么,为什么偏偏选择这个地方称之为天涯海角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去游览,去揭开心中的这...